爬坡皮帶機的支撐結構是保證設備穩定運行、承載物料重量和維持皮帶軌跡的核心部件,其故障可能直接導致皮帶跑偏、異響、甚至停機。結合設備運行特點,支撐結構的常見故障可分為托輥系統故障、支架本體故障、連接件故障三大類,具體如下:
一、托輥系統故障(最高頻故障)
托輥是支撐結構與皮帶直接接觸的關鍵部件,負責減少皮帶摩擦、引導皮帶走向,因長期承受物料沖擊和粉塵侵蝕,故障發生率最高。
常見故障類型 | 故障表現 | 主要成因 |
---|---|---|
托輥卡死 / 不轉動 | 皮帶局部磨損加劇(出現 “亮帶”)、托輥軸發熱、伴隨摩擦異響 | 1. 托輥軸承缺油或油脂變質(潤滑失效); 2. 粉塵 / 物料顆粒進入軸承內部,造成卡滯; 3. 托輥外殼變形(受物料沖擊或擠壓),與軸抱死。 |
托輥表面磨損 / 破損 | 托輥表面橡膠層剝落、金屬外殼銹蝕穿孔,導致皮帶受力不均 | 1. 物料含尖銳雜質(如礦石、金屬塊),長期刮擦托輥; 2. 托輥材質選擇不當(如普通橡膠托輥用于高磨損物料); 3. 環境潮濕 / 腐蝕性強,金屬托輥銹蝕。 |
托輥偏移 / 錯位 | 托輥軸線與皮帶運行方向不平行,間接導致皮帶跑偏、邊緣磨損 | 1. 托輥支架螺栓松動,托輥安裝位置移位; 2. 托輥軸承座磨損,導致托輥 “歪斜”; 3. 長期承受單側物料沖擊,托輥受力失衡。 |
二、支架本體故障(結構穩定性故障)
支架是支撐托輥、承載整體重量的框架,分為 “槽型支架”(承載段)和 “平行支架”(回程段),故障多與結構強度、安裝精度及環境影響相關。
常見故障類型 | 故障表現 | 主要成因 |
---|---|---|
支架變形 / 彎曲 | 支架橫桿 / 豎桿彎曲、槽型支架 “塌腰”,導致托輥間距不均 | 1. 物料堆積過多(超載),超過支架承載極限; 2. 設備啟動 / 停機時皮帶瞬間張力過大,拉扯支架; 3. 支架材質厚度不足(選型偏小)或焊接質量差(焊口開裂后受力變形)。 |
支架銹蝕 / 腐蝕 | 支架表面油漆剝落、金屬銹蝕穿孔,結構強度下降(尤其潮濕 / 粉塵環境) | 1. 未定期做防銹處理,環境中水汽、粉塵(如煤炭粉塵、化工粉塵)長期附著; 2. 物料含腐蝕性成分(如酸堿物料),滴漏后侵蝕支架。 |
支架高度偏差 / 傾斜 | 同一斷面內支架高度不一致,導致皮帶運行時 “高低起伏”,物料易撒漏 | 1. 安裝時地面找平不達標,支架基礎松動; 2. 長期震動(如電機震動、物料沖擊)導致支架底部螺栓松動,基礎下沉; 3. 支架底部與地面接觸面積小,受力后局部下陷。 |
三、連接件故障(結構銜接故障)
連接件(螺栓、螺母、墊片等)是支架與支架、支架與托輥、支架與地面的銜接部件,其故障會直接破壞支撐結構的整體性。
常見故障類型 | 故障表現 | 主要成因 |
---|---|---|
連接件松動 / 脫落 | 支架之間縫隙變大、托輥軸承座松動、支架與地面連接 “搖晃”,伴隨運行異響 | 1. 安裝時未按扭矩要求擰緊螺栓(過松); 2. 設備長期震動(如爬坡段皮帶張力波動),導致螺栓 “松脫”; 3. 連接件(螺栓、螺母)疲勞老化(長期受力后螺紋磨損)。 |
連接件斷裂 | 螺栓 / 螺母斷裂,支架局部 “脫節”,甚至托輥掉落 | 1. 連接件選型錯誤(如螺栓強度等級不足,無法承受支架載荷); 2. 超載運行,支架受力超過連接件承載極限; 3. 連接件銹蝕嚴重(螺紋銹蝕后受力不均,易斷裂)。 |
補充:支撐結構故障的連鎖影響
支撐結構故障若未及時處理,會引發后續次生問題,需重點關注:
因此,日常維護中需重點檢查支撐結構的托輥轉動狀態、支架穩定性及連接件緊固性,尤其在爬坡段(受力更大、沖擊更強)需增加檢查頻次。